《复仇者联盟》为何大势已去? - AMORE STORIES - CHINESE
#Staff Column
2022.04.12
29 LIKE
161 VIEW
  • 메일 공유
  • https://dev.stories.amorepacific.com/zh/%e5%a4%8d%e4%bb%87%e8%80%85%e8%81%94%e7%9b%9f%e4%b8%ba%e4%bd%95%e5%a4%a7%e5%8a%bf%e5%b7%b2%e5%8e%bb

《复仇者联盟》为何大势已去?

Columnist | 介绍爱茉莉太平洋员工撰写的专栏


翻译的历史 第1期.《复仇者联盟》为何大势已去?




专栏作家 | 李桓熙
Amorepacific Talent Development Team



#INTRO_专栏序言
近年来,OTT服务广泛渗透进我们的生活,新出版的书籍也在逐年增加,各种各样的文化内容已经超出了以往任何时候。从这个角度来说,翻译的影响力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大,是值得关注的领域。

电影《寄生虫》的导演奉俊昊对美国观众说过,“只要越过‘字幕’这个1英寸的墙壁,我们就能欣赏到更多更好的作品。”而我要讲述的,是大众熟悉的1英寸字幕中所蕴含的故事,还有诸多耳熟能详的小说在翻译成韩语的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希望此次推出的五期专栏,能够成为此时此刻也在接触各种内容的诸位产生更多兴趣和关注的契机。


#留在电影史上的错译
2019年,有部外国电影的观影人数在上映当天创下了历史记录,并成为韩国史上第五部观影人数破千万的外国电影。电影本身在当时被无数人翘首以待,引发热议,所以想必也有很多人记得当时的错译事件。




是的,那部电影就是《复仇者联盟:无限战争》(以下简称“无限战争”)。就在战斗中反派占据绝对优势的关键时刻,听到奇异博士对托尼·史塔克说的话,观众们发出了深深的叹息。


“托尼,大势已去了。”


原本的台词是 “We’re in the endgame now.” 。《牛津英语词典》中关于“endgame”的解释,是“国际象棋或者桥牌的终局”,《英韩词典》中的解释是“终局,最终阶段”。韩语词汇有很多都是源于围棋的用语(妙招、无理数、未生等),该词也是源于国际象棋的常用词汇。因此,那句话的意思其实是 “决胜局才刚刚开始” ,表达的是尽管处于绝望的处境,一切也尽在掌握之中。虽然不是新词也不是隐语,但是译者轻率地处理了这个生僻词,浅显地以为“end+game=游戏结束=大势已去”,可以说是非常低级的错误了。

电影剧情在最后的精彩战斗场景中走向高潮。“为了未来背水一战”,看到这个画面,观众们会觉得主人公已经“彻底死心了”。因此观看接下来的剧情时,不是带着“复仇者们如何才能力挽狂澜”的期待感,而是带着“已经大势已去”的落败感。甚至后续作品《复仇者联盟:终局之战》也根据之前错译的字幕翻译成了《复仇者联盟:大势已去》,足见译者对电影的影响有多巨大。

漫威电影事件发生之前,错译引发热议的代表性案例要数电影《星球大战》和文化书籍《哈利波特》了。为纪念《哈利波特》出版20周年,这套书重新推出了全新翻译的韩语版。一般来说,内容庞大的系列作品,尤其是科幻作品,错译的现象会更加明显。有时是因为译者对生僻术语或者世界观的理解不到位,导致经常出现术语翻译错误的情况;有时即便是寻常的句子,译者也会带着“会不会有其他含义”的疑虑导致错误频出。下面来看一个《星球大战》中错译的案例!达斯·维达的台词 “Prepare the boarding party, and set your weapons for stun(登船部队做好准备,武器调至眩晕模式)” ,翻译成了 “准备派对吧,让他们欲仙欲死”


在如此严肃的表情下...



不过近年来,像这种世界级系列作品本来就有很庞大的粉丝基础,因此刚上映网上立马就会出现关于电影世界观的准确解说。但是讲述历史或者战争的电影,目前依旧存在很多因考证谬误导致的错译,相对来说,OTT服务等平台也没有好好进行修改。《拯救大兵瑞恩》的字幕就曾因为漏译重要台词遭到严重抨击,某博客上的盗版内容竟然成了唯一可以准确理解电影的韩语译文。



#为何会出现错译 – 文化文盲
前面介绍的是一些极端的案例,其实错译大部分都是因为没有正确诠释基础词汇或者句子结构,其余则是因为对不同的文化缺乏足够的认识。这种情况又叫“文化文盲”。进行英韩翻译时,尽管译者的英文很好,但是由于缺乏对体育、饮食、风俗等当地文化的理解,也会产生错译。案例真的很多,就说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吧。


《纽约三部曲》作者保罗·奥斯特



保罗·奥斯特的代表作《纽约三部曲》中有这样一段话, “They have minor leaguers at second and short, (…) they can’t even decide who to put in right。” 翻译成 “那个球队里有差不多称得上是二流的小联盟球员(……)甚至不知道如何分配位置。” 这个句子很难理解,大家可能觉得没有错误,但其实大错特错。译者当时肯定觉得自己知道“second”“short”“right’”这三个词是什么意思,但在这个句子里却指的是棒球队球员位置,分别是“二垒手”“游击手”“右外野手”,因此正确的翻译应该是 “那个球队的二垒手和游击手是小联盟的球员(……)都不知道该由谁来充当右外野手。” 对非常熟悉棒球的美国人来说,这句话是绝对不会出现歧义的。



# 为何会出现错译 – 过度意译
译者错误地进行意译也会经常导致错译。前面介绍的两个案例都是译者的“能力”问题,而这种情况则是“意图”方面出现了偏差。

《标准韩语大辞典》中“意译”是指“不过度拘泥于原文的词语或者句子,而是表达整体意境的翻译。”翻译包括“直译”和“意译”,往往需要二者相结合。译者经常在“忠实于原文”和“忠实于读者”的天平两端寻找平衡,至于如何把控那个平衡点,每个译者都有自己的理解。过度意译导致错译时,大多是因为只执着于前面词典中提到的“表达整体意境”,而完全忽视了原文的词语和句子。


电影《绝代艳后》(左)、《机器人与弗兰克》(右)



电影《绝代艳后》和《机器人与弗兰克》票房和评价都很不错,但唯独在韩国出现了很多争议性报道,因为翻译问题。两部电影的译者全都无视剧情的逻辑,任意滥用当时的网络流行语,导致影片没能在韩国得到合理的评价。2013年上映的《机器人与弗兰克》中AI机器人使用了莫名其妙的词尾,导致电影的核心主题也就是主人公和机器人之间的关系遭到了破坏。关于《绝代艳后》这部作品,下面我会更加详细地进行讲解。

2006年上映的电影《绝代艳后》讲述了法国王妃玛丽·安托瓦内特的生平,影片在展现18世纪宫廷场景的同时在场面调度方面又赋予了影片现代性,可以说是一场打破常规的冒险。评论界对其褒贬不一,却也不像韩国这般一边倒的全是批判。在韩国,译者竟然凭一己之力彻底改变了大家作品的评价,可以说比《无限战争》的译者更让人大跌眼镜。

为了彰显玛丽·安托瓦内特成为王妃前还是公主的少女感,电影中经常出现匡威运动鞋等现代物品。那个画面只要不在韩国变成胶鞋或草鞋,韩国观众自然也能明白其中的意图。但是译者却说“为了向观众传达导演的意图”,把公主的台词“意译”成了当时的网络流行语。因此,我们在描绘18世纪欧洲的电影中听到公主说出了“让人眼馋的美貌”、“神魂颠倒”、“猥琐笑”、“好尴尬啊”、“绝了”、“震撼我全家”、“造型师是黑粉吧”等词语。原著台词用的是非常普通的英语,甚至有言论称有些话是玛丽·安托瓦内特真实说过的。译者高估了自己的权限并陶醉其中,违背了作为译员的基本义务和素养。


极具强烈搞笑风格的动画片,虽然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争议...



尽管无法断定是误译,但电影《怪物史瑞克2》也引起了争议。出现了一个 “Kingdom Far Far Away(贼远的王国)“ ,那里是费奥娜公主的故乡。此处可以理解成想要传递简洁有趣的意境,但是译者肆意施加的这种小幽默实际上却消弭了原文中想要呈现的那种风趣。


“Once upon a time in a kingdom Far Far Away…(很久以前,有个遥远国……)


这是英语国家有王子或公主出现的古典童话中经常使用的序言,《怪物史瑞克2》也是这样开场的,就像韩国的“很久以前”,用来引发人们小时候听故事时的回忆。原作品将其用作国家的名字构成一个小笑点,类似韩国传统童话中总是有个时代叫做“古老的古时候”,用风趣的故事设定带来小小的欢笑。但这并不是说“Far Far Away”这个词语就必须要搞笑才行。遗憾的是,译者有使用方言的权利?哪怕原作中根本就没有用到方言。

其实,《怪物史瑞克》系列的译者是位非常有名的资深译者。在讲述本人“印象中令人欣慰的翻译经历”时,这位译者经常会提到这个案例。在1990年代,这位译者特有的意译风格很受观众和电影记者欢迎。毕竟,二三十年前,“好的外语翻译必须是便于韩国观众理解的意译”的观念盛行,这种观念也是造成过度意译的始作俑者。

其实,与该医院之前的作品相比,“贼远的王国”已经算得上文雅了。1998年上映的《花木兰》中出现的 “I’m your worst nightmare (我是你最可怕的噩梦)”。这句台词是恶棍们出现时说的,虽然模仿的是《蝙蝠侠》系列中经常出现的台词,但不知为何当时翻译成了 “龙卡利叔叔” 。同年上映的《虫虫危机》中的台词, “It's nonsense compared to the Twig 1993 (和1993年的树枝事件相比,这没什么大不了的)”甚至变成了 “93年的枫叶惨案不也挺过来了吗” 。这里隐射的是那个时代最惨痛的悲剧——三丰百货店倒塌事故。要是换做现在肯定无法接纳这样的翻译,但是当时却获得了大众的好评。



# 结束 – 接纳翻译
人无完人,翻译也很难尽善尽美(即便如此,在故事内容领域里,AI更加令人无法信任。)那么,对于不知道何时会遇到何种错译的我们,应该如何接纳翻译作品呢?

首先,我们需要“宽容”地接纳翻译的局限性。这并不意味着无条件地原谅(?)致命错译,但也不能只执着于纠错而忽视作品的趣味性。虽然有过《无限战争》或《绝代艳后》这种极端的案例,但只要不是盗版翻译,质量就有一定的保障,有时翻译甚至会降低作品的趣味性来保证正确性。漫威很多电影的翻译都出自那个臭名昭著的《无限战争》译者,尽管每部作品都有大量错译的争议,但是很多人依旧觉得电影有趣和喜欢。

郑荣沐教授因翻译作家阿兰·德波顿的著作而闻名,他在采访中提到了翻译与原著必然存在差异的局限性, “原著和翻译是不一样的。如果非要做到完全相同,那会很可怕的。” 由此来看,我们需要一些这样的“宽容”,比如,在阅读《了不起的盖茨比》译文时,不要期待它能完美表达和原著一样的情绪和感性。韩国大部分翻译家都尝试过翻译《了不起的盖茨比》,但都难免存在不同程度的错译,相同文章和场景也都有各自略微不同的诠释。尽管如此,也不代表我们接触到的总是比原著更次的内容。所有的好故事都有各种不同的理解,通过译文我们可以自然地享受到他人经过多番思索后得到的解释。

接纳翻译的第二个方法,就是所谓的“不要狂热地执着于超越式翻译”。在相同的采访中,郑荣沐教授曾对理想翻译表示了自己的想法: “是否便于读者理解那是编辑该考虑的事情,译者该做的就是忠实地传达那个人的话语。” 当然,这只是个人观点,可能不是完全正确。但我觉得对于接收翻译内容的观众和读者,这样的观点是非常有意义的。

观众觉得是“超越式翻译”并大加赞赏的句子,基本都很容易被人记住,因此会催生很多刺激性的表述。比如美剧《绯闻女孩》中的“我才是这个区域的疯女人 (I'm the crazy bitch around here) ”和《辛普森一家》中的“震惊和恐怖吧,窝囊废们!(Shock and awe, losers!)”这些翻译算不上错,没有严重扭曲原文的意思,反而可以看出诠释俚语时的一些妙思。但是作为观众和读者,如果一味称赞这样的翻译,我担心会不会在不知不觉中营造出强迫译者们推崇这种“超越式翻译”的氛围。

随着观众和读者越来越容易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内容,以及对不同文化脉络的理解度越来越高,《花木兰》和《虫虫危机》那般“只追求短视乐趣”的过度意译正在慢慢消失。忠实于原著的翻译获得大众好评,此类译者更受认可——如果形成这样的市场氛围,或许至少可以降低过度意译导致的错译。

专栏第1期向大家介绍了错译的案例,但是翻译领域尤其是故事内容的翻译依然存在诸多困境。下一期,我会向大家介绍这些困难,还会分享我们身边的翻译人员突破这些困境的故事。


※ 专栏中提到的电影案例是当时的影院上映版或DVD版中的错译示例,OTT服务上已经做了修改(然后又有了新的错译)。



TOP

Follow us:

FB TW IG
Array
(
)